阳春恰四月,风暖吹花开。4月 20日下午,姚建法校长带着课题组核心成员莅临百小,围绕小学生数学多元表征学习如何助力教与学这一主题开展研讨,我校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三楼会议室参与学习。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活动环节。第一环节由褚君老师和封娟老师分别执教了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2)》和一下《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褚老师的课堂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明确结构特征,再借助图像表征、言语表征、动作表征等,将算式与数学图形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封老师的课堂生动细腻,用学生喜欢的森林动物运动会作为情境,借助小棒,把24+6这一算式符号表征运用摆小棒这一动作表征及图像表征,再次转译成分与和的符号表征,帮助学生明晰了算法。
第二环节,赵春香老师做了“基于新课标的转化策略多元表征学习”讲座,结合新课标阐述了“转化”的定义,并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典型课例”三方面介绍了“转化策略”的应用。
随后,姚校将参与活动的所有老师分成三组,各组分别以“转化”教与学为例进行了小学生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的热烈研讨,两位执教老师及新桥小学冯洁老师围绕两堂课进行了点评与分享。
第三环节,姚校围绕《基于多元表征学习的“转化”教与学》进行了专题讲座,指出这两节课都可以用转化的策略来看待,从转化对象、转化方向、转化方法这些转化三要素对两堂课进行了细致分析:褚老师的课中转化对象是一组有规律的连加算式,转化的方向是更简单的算式,转化方法是数形结合,把转化对象和转化方法联系起来就便于找到相应转化方法。封老师的课中转化对象是24+6,转化的方向是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转化方法是拆分和摆小棒。并抛出:学生能想到吗?学生有相似经验吗?数形结合是唯一路径吗?如何表征学习?还有没有其他转化路径?如何通过数学多元表征学习实现转化,进而解决问题,形成策略?等问题引发在座每位老师的思考。姚校指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通常包括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既有过程性,也有阶段性,更有适合性,但最终都指向“学会数学地思维”。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会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成长。本次活动有姚校的引领做明灯,有大家思想的交流,我们在数学教研前进的道路上一定能少一些浮光掠影,多一些理性与深层的思考!
(摄影:陈佳燚 撰稿:陈佳燚 审核: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