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课堂|语文学科活动之十五——名师引路赋能 牵手共赴成长
发布时间:2024-12-11 02:44:5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贝

  教学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在于钻研与提升。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优秀教师的师范引领作用,推动城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12月10日,常州市新北区何晓燕优秀教师城乡牵手第二次活动在百丈中心小学举行。

  各美其美,各展风采

  首先,干立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生动的课堂——《纸船和风筝》,引领孩子们走进了一个充满创意与想象的世界。干老师立足低段特点,注重字词教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猜字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干老师给学生提供支架,化难为易,让学生完整清楚地讲述故事。此外,干老师还非常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从理解走向运用,带领学生感受松鼠和小熊之间美好的情谊。整堂课既扎实又灵动,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第二节课,朱运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读不完的大书》。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朱老师紧抓“积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文本传递的语言之美,探索“大自然”这本大书的无穷奥秘。课堂中,朱老师合理利用图片、短视频,创设表达情境,搭建语言支架,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而后通过聚焦关键段落,抓关键词赏析,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最后,朱老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作者写作的秘密,再进行迁移仿写,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力。本节课目标明确、由扶到放、层层递进,一步步落实了语文要素。

  名师赋能,共研课堂

  深度研讨聚智慧,群木成林展葱郁。课堂教学展示后,两位上课的老师围绕课堂的目标设计以及课堂实践等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备课组内的老师也分别对“语文要素的前延后续及其在本单元的价值”、“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并体现作业与目标同步”以及“磨课过程如何逐步改进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叙述。

  最后,何晓燕副校长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认为两位老师都重视字词教学,并且设计了有效的练习,关注了课后习题,对教材解读十分精准。同时也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第一节课中的生字教学可以进行归类,让学生对不同的识字方法有整体概念,从而帮助学生迁移猜字。第二节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词语的构词方式,为以后的学习做积累。何校中肯的点评如拨云见日,为老师们的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

  潜心于教,方能致远;专注于研,始得精深。今后,百小的语文老师们将继续潜心教学,共研致远,用最朴实的步履,走最扎实的探索之路。

  (撰稿:张贝 摄影:张贝 审核:冯晨)


1.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