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目标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我们所有教育人都要心怀“国之大者”,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教育目标。整个教育的育人,人是怎么树起来,德怎么立起来。这个育人目标需要经过三层才能落地,第一层是目的,第二层是课程标准,第三层是教学目标。育人目标是“想得到的美丽”,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是“看得到的风景”,基层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走得到的景点”。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方案的育人蓝图要靠我们千千万万一线教育工作者落地落实。针对义务教育特点,聚焦课程育人的本质,从方向、对象、实施机制和育人方式五个方面明确了课程建设基本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学科实践。关于学科实践是长期以来教育改革的突破点,从2001年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彻底攻破了“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影响了中国20年的教育改革,但是与此同时暴露出两大问题:虚探究(快闪探究)和假探究(程式探究)。看似课堂气氛活跃无比,一堂课四、五个探究,几个人围坐一起最短的只有一两分钟,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本次新课程提出新课实践,什么是学习实践?崔博士说“学科实践就像学科专家一样运用学科的知识、思想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如语文实践、数学实践、科学实践、地理实践等”。对照2022年4月21日落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我们不难发现仅与“语文实践”和“语言实践”的描述就有28处之多,就是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可以看到,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强调了实践主线。因此,作为一线语文老师深知让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性。值得庆幸的是,俞琳名师工作室成立自2019年成立以来,就以“语言实践”作为工作室的教育理念,公众号取名“语言实践园”,平时的教研活动都以“语言实践”为灵魂,我们认为“语言实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路径,更是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准。如今,新课程的育人方式更加注重学科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那说明我们工作室的教育科研方向是对的,更应该继续沿着此方向充满信心积极推进未来的工作。
栏目列表
最新动态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05-20
- 新课标学习心得(张贝)05-16
- 4月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颜敏敏).docx05-14
- 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激活英语课堂生命力05-13
- 新课标学习体会05-13
- 语文组新课标学习心得——刘媛媛05-12
- 新课标学习心得(韩晓恒)05-12
- 从《学弈》中领悟学习之道05-12
- 小学六年级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