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本培训>>主题互动》正文内容
新课标学习心得(吕友琴)
发布时间:2024-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吕友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如一股春风,吹拂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有幸参与了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深感其对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在此我愿意分享我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同行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新课标的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更新换代,更是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全面革新。在深入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2.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新课标倡导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维训练、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3.过程与方法的重视     

新课标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这意味着我们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享受学习的乐趣。

4.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     

新课标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再单一依赖考试成绩,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这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思想上进行深刻的自我革新。

1.转变角色定位

     作为教师,我们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这需要我们放下权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更新教学观念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这包括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等。

3.过终身学习的意识     

4.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领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将新课标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1.设计情境化教学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实施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强化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注重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多样化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笔试评价,我还尝试了口头表达、作品展示、同伴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培养新时代的小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专业的素养,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同时,我也期待与更多的教育同仁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共同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创业路98号   备案号: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