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本培训>>主题互动》正文内容
新课标学习心得(王力)
发布时间:2024-10-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力

“模型意识”“模型观念”相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应用意识”更具有一般性,是所有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学以致用”的一般教育观念。

从数学学科的特征看,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带来的是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也为数学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数学研究与应用的领域得到极大拓展。

从中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来看,数学的应用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数学内部的应用,即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这种应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巩固、思想方法的感悟都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类是数学外部的应用,包括日常生活、职业场所中的应用和跨学科的应用。传统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比较关注第一类,因此《2022年版课标》希望加强第二类,特别是跨学科的应用。

虽然“应用意识”是中小学所有学科的基本要求,但在不同学科的表现形式并不完全相同。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意识到数学是认识、理解与表达现实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知道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能够主动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简约性、条理性与严谨性。

2.意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知道数学中的绝大多数概念、原理和方法都源自现实世界中的模型、规律及人类的经验;反过来,现实世界中的绝大多数现象、结构、规律又可以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分析与洞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创业路98号   备案号: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