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享:课标背景,英语学习活动观,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PART 01课标背景
新课标的六大核心理念指出,要进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观。
课程实施,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景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
小学英语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
教学设计要实施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PART 02英语学习活动观
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实施英语教学,是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英语学习活动观呢?英语学习观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方式的统称,即以活动为核心组织和实施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式。英语学习活动观背后的理念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语言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发现,获取,概括和探究意义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和学习新知的过程,换言之,学习语言不再是机械记忆,简单重复和模仿。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论基础是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该理论将人的认知层次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课堂教学也应当根据认知层次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是落实英语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王蔷教授依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将英语学习活动观分为三个一级指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还有九个2级指标,即3×3能力要素,学习理解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活动;应用实践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活动;迁移创新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活动。这些要素很清晰地展示了现代英语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也给我们一线老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进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优势:一,明确的育人导向,二,科学的语言教学观,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四,具有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
如何有效设计与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观?一,确定活动的目的二,确定活动的类型,三,确定活动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四,确定活动的步骤,五,确定活动的操作程序。
设计英语学习活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明确活动的目的,2活动的繁简程度要适当,3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4活动要以探究和表达意义为主,5活动要具有挑战性,6活动要具有真实性,7活动要有做事情的过程。
PART 03案例分析
接下来我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目前小学英语课型涵盖听说课,读写课,复习课等多种课型。其中听说课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我通过分析小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案例,对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
实施好英语课程需要以大观念为背景,整合大单元内容,学生在主题情景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部分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今天我将以二年级上册unit5 In the park第二课时为例,探讨一下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大单元,大情景,大任务”的整合教学模式下,要从素养本位进行教学设计。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语言学习的成效。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先定下本单元的大观念"Beautiful parks "之后,再定下每个课时的小观念,每个课时之间上下连贯,密不可分的,第一课时所学运用的语言也将潜移默化运用到第二课时中,不断加深巩固,接下来每个课时以此类推,到最后学生的输出便是整个单元整合的内容。今天我将以第二课时Talk about beauty of the parks谈公园之美为例进行说明。.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根据英语学习活动观中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维度来设计活动,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获得新知,提升思维品质。
1.设计感知到领悟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1)热身互动,感知注意。通过与公园话题相关的歌曲热身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交流,感知主题,人与自然。
(2)情景导入,获取与梳理。 创设一个情景,老师和同学们乘坐大巴车要去参观公园,引入到今天的话题中,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语言感知意义和理解学习活动。
(3)概括与整合。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与学生互动交流,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ark?引导学生分享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概括整合。
2设计内化与运用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1)描述与阐释。通过看图片,听对话,以及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分析文本,理解文本。
(2)内化与运用。通过角色扮演使每位学生都能深入角色,运用语言,理解意义。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
3.设计交流与创新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1)想象与创造。创设新的语境,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与表达,逐步从语篇学习走向真实的生活世界。
(2)推理与论证。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拓展公园中常见物品,梳理词汇与句型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生活中迁移应用。
(3)批判与评价。通过分析和思辨,评价人们在公园的行为,并给出一些游玩建议,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品格。
PART 04心得体会
通过对新课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今后在教学中我还将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育人为本,发展核心素养
1.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获得积极地学习体验和乐趣。
2.多创设真实的情景,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深入开展语篇研读,引导学生乐学善学
1.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深入挖掘语篇意义,把握教学主线。
2. 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明确目标,调整方法与策略,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三、深入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1.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需整合活动,在实际教学中不必机械地根据每个层次设计活动,而要根据语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地设计活动。
2.推动单元整体教学,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或重组,帮助学生建构单元主题,发展其能力,形成其素养。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教师交流研讨,要有专业交往。借力专家,同事,学生等相互学习,并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