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本培训>>主题互动》正文内容
新课标学习心得(张嘉雯)
发布时间:2024-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嘉雯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谈谈我的几点理解和感悟:

  一、逐字学习,明确特点

  在学习2022年版新课标的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分别是“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和“学业质量”。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应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所以,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新课标》最引人注目的改变是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语文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而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学业质量”是《新课标》又一新增内容。学业质量是指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今后语文学习的评价指标。即学生经过六年的义务教育后应达到了什么标准?

  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有逻辑意义上的关联。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体现,也是语文课程最核心的目标。而核心素养的价值则是通过学习任务群来达成的。学习任务群既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又是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那学习任务群的最终实施效果如何?这就要通过学业质量去衡量,所以学业质量又是最终学习呈现的结果。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和学业质量三者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解读任务群,准确定位

  按照内容的整合程度,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学习任务群。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一个基础性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不再是学科知识的逐点解析与语文技能的逐项训练,具有整合性,听说读写一起落实。这必然涉及到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学生用“语文知识”来做事,进入“知识怎么来”与“知识有什么用”的探究与运用层面,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知识的素养转化。学习任务群又是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部编教材的课程内容,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单元,遵循“少而精、做中学”的原则,进行了结构化的整体建构,以丰富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推进学生的自主活动实践。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程内容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和呈现出来。

  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把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多个学习要素的整合。以问题情境为导向,整合自主合作、个性化等用问题情境把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整合在一起。学习的方式不光有意义地接受学习,还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还要有多媒体资源的整合性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等。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凸显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学习任务群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任务群还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规定。以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参与、体验、经历,就是做中学、学中做。“做”就是语文实践活动,听说读写思,在听说读写思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个任务群可以分设不同的学习主题,围绕学习主题设计系列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设置多个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具体化为若干个活动步骤。从学习主题到学习任务、学习活动、活动步骤,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这就规定了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必须经历的“做事”过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创业路98号   备案号: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