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综合化和跨学科素养,为学科间的整合铺路
学科核心素养的潜在缺陷是各学科之间的孤立甚至割裂,些跨 领域的核心素养并没有显性化,如协作式问题解决、创新能力等。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需要对学科进行变形与适应,其中一种方式便是将“学科”转化为“领域”。一方面,由传统学科专家、学生和课程专家共同构建学习领域,并总结每个领域的共同素养,使各个科目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综合。另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知识并没有高中和大学那般深人和专业化,学科的界限也有许多模糊之处。领域的设置可以为相近学科创造整合和综合的机会,不仅减少了重复学习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落实核心素养,;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搭建脚手架
学习领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对核心素养总目标,下接学科育人目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构了“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要点”,这是课程设置必须要对标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人才规格框架。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对每个学科的独特 育人价值进行凝练后的结果。这一人才 规格框架与具体学科之间的跨度太大,需要在中间搭建一层脚手架,即“学习领域”。这既可以理解为核心素养目标是通过比学科范围更大的学习领域来落实的,也可以理解为每一个科目都需要超越本科目的“双基”目标而看得到“人即学生”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讲,每科目具体的知识点与技 能点并不能与核心素养完全对标,因此,需要在它们之间提供一种中介, 而这个中介就是学习领域。
栏目列表
最新动态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05-20
- 新课标学习心得(张贝)05-16
- 4月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颜敏敏).docx05-14
- 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激活英语课堂生命力05-13
- 新课标学习体会05-13
- 语文组新课标学习心得——刘媛媛05-12
- 新课标学习心得(韩晓恒)05-12
- 从《学弈》中领悟学习之道05-12
- 小学六年级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05-12
新课标学习心得---商丁雲
发布时间:2024-12-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商丁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