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本培训>>主题互动》正文内容
新课标反思(姚瑶)
发布时间:2025-03-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姚瑶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作为一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新课标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以下是我结合四年级语文课文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标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我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潮水的壮观景象,再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避免“填鸭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资源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二、强化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表达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个性化表达。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植物,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式,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短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阅读与表达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尝试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并写一篇观察日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我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成长空间。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任务,帮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五、加强跨学科整合,提升综合素养

      新课标提倡跨学科整合,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尝试将语文与科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生理特点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并让他们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展示蝙蝠与雷达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教师应通过跨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创业路98号   备案号: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