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习心得
“跨学科学习”是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增的“拓展性学习任务群(整体阅读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的内容之一。“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的指导呢?2022年的新课标中给出了“教学提示”,其中提到要“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跨学科教学,建立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并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就是说,语文课堂要具有开放性,要在课堂中有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大语文观。
如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能够适当融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语文课堂可以发挥大数据优势,分析和诊断学生学业表现,优化教学,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和个性化指导。比如在学生作文评改中,我就可以借助智能评改“阅神”平台。在平板作文教学课上,我将学生当堂的作文初稿拍照上传,点击“批阅”按钮,仅需10秒钟就马上有了学生的批改结果。我将评改报告再次推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学生根据评价结果,立刻进行习作的第二次修改,与此同时,平台也把学生的作文情况数据汇总反馈到教师端,让我可以根据系统中的数据,查看到班里的作文数据情况,对于某类问题,及时作出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多元互动。
2022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学习”将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只要语文老师能够巧妙地利用“跨学科学习”,就一定能实现语文能力与跨学科综合素养的“双赢”。